临沂市莒南县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路子、新办法,采取“三化联动”举措,着力破解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、管理难落实、教育难开展的“三难”问题,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、流动不流失。
建档精准化。精心设计流动党员基本信息采集表,通过走村入户、电话访问、网络填报等形式,在户籍地、流出地、流入地等采集流动党员个人相关信息。对个别暂时无法取得联系的流动党员,联合公安、人社等部门通过户籍系统和保险系统查询流动党员实时情况,确保所有采集数据真实准确。在此基础上,根据“一人一档”分类建档要求,划分出农村外出务工经商、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和退役士兵、外出居住(随子女外出)、暂居国(境)外、驻外党组织管理共5大类流动党员,建立起“基本情况清、流出时间清、流入地点清、从事工作清、综合表现清”的“五清”流动党员个人档案,并实行每季度一次信息数据更新,做到跟踪掌握、精准建档。截至目前,已完成5大类6200余名流动党员的信息采集建档工作。
管理精细化。制定《关于开展流动党员分类管理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》,实行分类管理。对农村外出务工经商流动党员实行“目标式”管理,严格落实请示报备、季度汇报、半年参会、技能培训和作用发挥等5项具体措施;对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和退役士兵流动党员实行“激励式”管理,择优选拔一批优秀流动党员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库;对外出居住(随子女外出)流动党员实行“关爱式”管理,尤其对于年老体弱、行动不便的流动党员,用好党员关爱基金,及时给予关爱救助;对暂居国(境)外流动党员实行“跟踪式”管理,严格党籍管理,落实报备制度;对驻外党组织管理的流动党员实行“服务式”管理,搭建信息共享平台,积极为流动党员提供信息,帮助他们合理就业、返乡创业。
培育多元化。抓好流入地“就近”培育,压实驻外流动党员党组织教育培养的主体责任。今年以来,北京、上海、广东、济南等地成立的15个驻外流动党员党组织已集中培训区域内流动党员750人次,为流动党员寄送学习资料2600余份。抓好流出地“节点”培育,借助中秋、春节等返乡时机,通过列席流出地党组织集中培训、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参加“补课”。抓好网络平台“线上”培育,用好“灯塔-党建在线”网络平台、“莒南党建”等信息化平台,定期提供网上“点单授课”服务。探索开发“莒南流动党员e家”APP,及时将流动党员教育培训、学习测试等内容纳入平台纪实,让流动党员足不出户参加教育培训活动。(中共莒南县委组织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