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以来,济宁市梁山县以培训场所建设标准化、师资力量多元化、培训质量实用化“三化”为抓手,筑牢思想教育主阵地,打通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一是注重培训场所建设标准化。积极落实党校教育全覆盖的工作要求,印发《梁山县关于建设乡镇(街、区)党校和企业党校的实施意见》,在全县15个乡镇(街、区)党(工)委和部分企业党组织设立党校。理顺组织架构,成立以党(工)委书记为校长的组织领导体系,为党校教学任务、培训计划研究制定及教育管理等工作“定星”“掌舵”,有效保证党校办学方向正确、教学推进有序。配好培训场所,将乡镇机关会议礼堂作为乡镇党校培训场所,配置相应教学设备,悬挂培训制度等相关内容,依托送教下乡、党员冬训等活动,切实发挥党校教育思想阵地的作用。
二是注重培训师资力量多元化。建立梁山“名师库”,细化《梁山县开展“送教下乡”活动实施方案》,在党的建设、乡村振兴、文化建设、社会公共管理等9个热门领域,选聘49名理论水平高、授课能力强、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、企业高管、专业人才纳入师资库,全面增强师资队伍力量。坚持“开门办学”,将党政领导干部、“两代表一委员”、优秀村党支部书记、知名企业家等,作为基层党校教师补充力量,实现教学相长、“师生”双赢。2020年以来,开展“送教下乡”活动36场次,累计培训基层党员干部5600余人次。
三是注重培训质量效果实用化。训前严格审核。对“送教下乡”师资库成员定期培训,提升授课师资业务能力,严把课程质量。在各基层党校申请送教前,报县委组织部审核。注重提高教学的实效性、针对性,授课内容紧扣基层实际。训后科学评估。每期送教结束后,所有参训学员填写“送教下乡”培训效果评估表,对照授课的九个指标进行评价,县委组织部根据学员打分情况和专业教师评估结果,动态调整师资力量,优化师资队伍,提升送教质量。(中共梁山县委组织部)